您好!欢迎光临环球体育app下载官网-环球体育app最新版下载
 ※ 返回首页 ※ 在线留言  ※ 联系我们
钣金加工一站式制造供应商
设计定制、生产加工、整机装配、设备接线
客户咨询服务热线:
400-123-4567
470亿独角兽命悬一线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> 470亿独角兽命悬一线

470亿独角兽命悬一线

作者:小编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-02-23 08:32:45     浏览次数 :


  历经一波三折后,威马汽车的上市道路依然障碍重重。在财务巨亏、门店关闭、销售瘫痪等一系列负面事件打击下,威马汽车的借壳上市进程还能顺利推进吗?

  在冲刺科创板IPO及转战港股IPO接连失利后,威马汽车对外抛出了借壳上市计划。

  Apollo出行并非百度Apollo,它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及销售顶级超跑及纯电动豪华车的公司,目前旗下拥有超跑Apollo EVO、电动超跑Apollo IE两款车型,其中Apollo IE售价近2000万元,仅限量发售10辆。

  除具备超跑基因的属性外,Apollo出行还是豪门聚集地,公司执行董事与联席主席何敬丰背后是澳门大名鼎鼎的何氏家族,而香港首富李嘉诚和红颜知己周凯旋,也双双位列Apollo出行的股东名单。

  ,分别是来自港澳地区某商业银行的2.5亿港元、正威国际的5亿元人民币以及雅居乐集团旗下巨国投资两笔合计15亿港元的贷款。威马汽车不仅成功牵手Apollo出行,还获得超20亿元融资,似乎距离港股挂牌上市只差临门一脚了。但在外界期待中,威马汽车的经营情况却急转直下。

  近日,陆续有消息传出,威马汽车将在内部开启新一轮降薪计划以减少开支,具体措施最快将在下个月落地,且在原来发放70%工资的基础上执行。

  笔者简单算了一笔账,假设某威马汽车基层员工最初的工资是10000元/月,自去年10月起其到手工资降为原来的70%,即7000元/月;未来工资按照70%X25%=17.5%发放的线元/月。

  有知情人士透露,威马汽车账户上原本有钱可以用来支付员工工资,但这部分钱目前主要用于搞生产,以弥补汽车销量问题。

  据招股书显示,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的销量为78888辆,而实际上险量却仅有69591辆,二者相差8937辆。有内部人士表示,由于两个数据有出入,威马汽车亟待解决该问题以完成上市审核,所以将资金挪用搞生产。

  有媒体报道,去年第一次宣布降薪时,威马汽车在半个月内人员流失750人,去年12月8日其企业微信上还有2540人。截至2月15日,威马汽车员工仅剩1900人。短短两个月,威马汽车再度流失员工近640人。此外,因为资金问题,威马汽车不时传出停工停产、物业费欠缴、办公室断水断电、销售渠道几乎瘫痪、市场部被通知居家不办公等消息。更甚者,威马汽车连APP维护、迭代的成本都付不起了。

  对此,有网友调侃道:“终身售后指的是威马的终身,并非车主的终身。”雪上加霜的是,有报道称威马汽车在今年1月官宣的约20.1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尚未到账,这直接导致了目前的资金紧张。威马汽车有将所有部门预算缩减25%的计划,来确保公司在今年二季度内完成在香港上市。

  如今深陷泥淖的威马汽车,曾是造车新势力阵营的佼佼者。而威马汽车跌宕起伏的命运转折,离不开创始人沈晖的推波助澜。

  沈晖先后获得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学士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结构工程硕士、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、美国哈佛商学院AMP学位,妥妥的学霸人设。沈晖在汽车行业浸淫多年,取得不少亮眼成绩。2007年,沈晖成为菲亚特集团的副总裁,作为全球十大汽车公司之一,菲亚特旗下拥有法拉利、玛莎拉蒂、阿尔法·罗密欧等知名品牌。正是在沈晖的牵线搭桥下,菲亚特与广汽集团成功牵手,合资成立了广汽菲亚特公司。

  重组过后,沈晖开始主导沃尔沃在中国的正式落地,重新开拓沃尔沃在中国的经销商体系和供应链体系。被收购之前,沃尔沃全球销量33万辆,国内仅2万辆;沈晖掌权后,沃尔沃全球销量暴涨至57万辆,国内销量高达11万辆。

  2014年,沈晖离开吉利和沃尔沃,2015年正式创立威马汽车,自此踏上了造车之旅。

  作为传统车企出身的大佬,沈晖始终坚信自建工厂才能把握品质,而工艺品质是造车最核心的一步。沈晖甚至亲自表过态:“如果选择代工生产,我会天天睡不着觉”。

  不过,自建工厂造车犹如一把双刃剑,既让威马汽车轻松斩获大批明星资本的青睐,也为公司日后的资金困局埋下了伏笔。

  一方面,自建工厂造车代表自己可以严格把控自家产品的工艺,并能随时配合整车电子电气架构EEA的开发,辅助驾驶系统的开发,是车企走全栈自研的必经之路,走在行业前端的特斯拉、比亚迪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  威马汽车的投资团队实力雄厚,股东阵营星光熠熠,投资成员包括红杉、百度、腾讯、信德集团、电讯盈科、上汽集团等头部VC与产业资本。

  另一方面,威马汽车自建工厂忽略了成本,其生产基地是现代化工业4.0工厂,两个自有生产设备配套了约200台机器人,冲压、焊接和涂装车间的主要生产线%自动化,在智能生产的背后,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。

  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杜立刚曾对外表示,过早的投入第二工厂的建设,导致产能长期闲置、资金空转,如果再晚两年,威马的资金负担可能就会小一点了。三

  2018年,威马汽车的第一款车EX5开启交付,2018年交付量3844辆。当年,哪吒汽车全年交付量1000多辆,小鹏全年仅交付500辆,不及威马汽车的一个零头。

  春风得意的威马汽车,开始憧憬IPO上市。早在2020年,威马汽车就宣布冲击科创板,结果无疾而终。2022年6月,威马汽车转战港股IPO,最后仍是不了了之。

  在威马汽车IPO之旅屡屡受挫的背后,公司销量已经明显掉队了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2年,威马汽车全年销量不到3万辆,仅29450辆,同比下降33.3%。

  有业内人士反应,威马汽车产品力存在不足,这主要涉及研发开支。招股书显示,2019年至2021年,威马汽车的研发开支分别为8.93亿元、9.92亿元和9.81亿元,分别约占同期总收入的50.7%、37.1%及20.7%。

  与此同时,威马汽车陷入巨亏漩涡。招股书显示,2019年至2021年,威马汽车营收分别为17.62亿元、26.71亿元、47.42亿元,同期亏损金额分别为41.45亿元、50.84亿元和82.06亿元,

  面对此情此景,网友们难以理解,威马汽车前期拿了那么多融资,钱都花到哪儿去了?

  一石激起千层浪,网友们瞬间炸了,戏称沈晖为“12亿先生”。伴随舆论持续发酵,沈晖也坐不住了,出面澄清其基本年薪只有200万元,剩余薪资部分将会以股份形式发放,折合人民币约12.6亿元。而只有威马汽车成功上市,他才能拿到这12.6亿元。

  对比发现,2021年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年薪是150万元,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年薪是135.2万元,虽然沈晖200万元年薪与12.6亿元天价薪资没法比,但在造车新势力老板当中并不算低。

  年前,沈晖曾用“活下去,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”来形容威马汽车的困境。威马汽车急于借壳上市,或为缓解当前困境。但在财务巨亏、销量惨淡、降薪裁员等一系列负面事件打击下,威马汽车借壳上市的前景,也多了一层不确定性。